今天是2025年04月2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四川省仁寿县怀仁街道大道社区精康服务点 用画笔点亮“小站我家” 共享精神康复温暖家园

在怀仁街道大道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点,一面色彩斑斓的墙绘正在成为站点最温暖的装饰。4月15日上午,9名精神障碍康复者及家属在专业绘画教师李老师的指导下,用画笔和手印共同完成了这幅以“未来树”为主题的墙绘作品。这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康复者们用色彩表达自我、重建社会联结的温暖实践。

从线条到手印:艺术疗愈中的自我发现

活动伊始,张老师引导参与者从简单的线条勾勒入手。康复者邹大哥第一次用明黄色在墙面上作画时,如此描述自己的心情:“当画笔划过墙面,我感觉自己的心情也亮了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康复者们逐渐尝试调色技巧,将天蓝、嫩绿等治愈系色彩融入创作。墙绘的高潮是“手印承诺”环节。康复者们蘸取象征个人特质的颜料,在“未来树”的枝干上留下独一无二的手印。

“小站我家”:用共建共享传递归属感

这面墙绘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康复者们共同打造的“家”的象征。服务点社工小林介绍,“小站我家”理念贯穿活动始终:从前期设计讨论,到绘画材料的选择,再到最终的创作分工,康复者全程参与决策。“当他们为树干勾勒纹路、为叶片叠加光影时,其实是在为这个‘家’注入自己的温度。”

最动人的细节藏在墙绘的角落——一只粉色小熊正向“未来树”挥手,树下散落着草莓和爱心图案。这是康复者们自发添加的元素,象征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从作品到疗愈:艺术成为康复新路径

专业绘画教师李老师解读道:“从单色平涂到复杂叠色,看似是绘画技能的提升,实则是情绪控制力与自信心的重建。”这颗“未来树”墙绘将成为永久展品,志愿者小陈感慨:“当康复者们一起为树叶上色时,我能真切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感正在唤醒他们。”如今,这面墙绘已成为康复站的“心灵地标”。

艺术点亮生活,小站温暖如家

“小站我家”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实践。在大道社区康复点,艺术疗愈正在成为帮助康复者重建生活信心的重要路径。从竹编工坊到墙绘创作,康复者们用双手绘织着属于自己的温暖家园。

 

上一篇:温情相伴暖夕阳:和平社区开展“爱心敲门”关爱独居老人行动
下一篇: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连队食品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