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志愿者入户为老人送温暖,社区能人则化身“银龄导师”传授传统技艺,一场跨越年龄的温情互动在浙江省兰溪市云山街道云山社区翩然展开。这项由云山社区携手兰溪二中发起的的“银龄手作,代际共融”活动,通过“双向服务+技艺传承”的创新模式,为辖区内的老人与孩子开启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双向奔赴”,打造出社校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样本,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服务送上门:银发需求精准对接
由11名学生与2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携带工具分成两组开展入户服务。在独居老人许爷爷家,志愿者家长用专业理发工具为其修剪出清爽发型,“这手艺比理发店还仔细!”老人对着镜子连连称赞。另一组志愿者则为俞奶奶修好了电饭煲,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提示音重新响起时,屋内响起阵阵掌声。两组队伍还帮助老人清扫地面、整理厨房,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成为此次志愿服务的“暖心伴手礼”。
技艺传下去: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另一边,云山社区活动中心变身“银龄学堂”,四位拥有中草药专长的老人组成“导师天团”。78岁的草药专家杨月琴奶奶正手持一枝夏枯草,向围在一起的学生们讲解中草药标本知识。
杨奶奶带来的十余种中草药新鲜植株当属此次课堂中最耀眼的“明星”,从“祛痰止咳”的瓜子金到“凉血消肿”的紫花地丁,孩子们在闻香识药中记满笔记。“没想到小区里藏着这么多‘宝藏老人’!”初二学生小林发出阵阵感叹。
机制建起来:1+1>2社校共治长效赋能
“本次活动是‘社区需求清单’与‘学校资源清单’的精准对接,也是我们社区‘银龄智库’项目的首次实践。”云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韦萍表示,该项活动也是“校社共建”项目的深化实践,通过建立“长者技能库”和“学生服务卡”双清单机制,既盘活了社区银发资源,又为青少年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据悉,该项活动会持续开展,每月都会有不同主题,下个月又将有新一批的入户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课堂等待着碰撞出新的火花。当夕阳的智慧遇见朝阳的活力,云山社区正持续深化代际共融品牌建设,用代际共融的钥匙,打开基层治理的更多可能。(云山社区 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