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故居寻墨韵,纸坊续薪火——非遗传承中的青春足迹

为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号召,落实文化传承发展理念,7月11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千载星纸,青衣传韵”非遗传承队前往夹江大千纸坊,开展以“溯源非遗脉络,践行传承使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探寻、实践体验、交流感悟,在文化浸润中践行青年担当。

活动伊始,队员们踏入张大千寓居。古朴木门轻启的瞬间,泛黄的宣纸与莹润的画笔,便在光影中铺展开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驻足于厅中书画前,队员们凝视着墨迹里的纸张肌理,仿佛触到大师与匠人探讨造纸工艺的温度。静谧中,那些与纸张共生的故事在耳畔流转。

移步大千纸坊,匠人师傅的身影早已等候在竹料堆旁。从石灰水中竹料“脱胎换骨”的浸泡,到石碓下纸浆“千锤百炼”的蜕变,再到抄纸帘在水中“妙手生花”的起落,每道工序都似一部活态的文明密码。师傅粗糙的手掌在水中划出流畅弧线,抄纸帘起落间,一张匀净的湿纸已然成型。队员们屏息凝神,目光追随,匠人对技艺的极致坚守,在此刻有了最生动的注解。

抄纸实践环节,成了这场文化对话最热烈的注脚。队员们在水中反复试探,纸浆或如残月般缺漏,或似碎玉般难成。多次尝试,当第一张完整的雪白竹纸在手中铺展,欢呼连成片。话语里的激动,与纸坊里浮动的竹香、匠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让古老技艺与青春力量在此刻完成了一场温暖的相拥。

对队员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从“听故事”到“做手艺”的沉浸式体验,更让大家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了文化自信。作为医学生,大家深刻认识到,守护生命需要匠心,传承文化亦需坚守,这种责任感将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既精进专业本领,也当好文化传承的“摆渡人”。

从故居的墨香到纸坊的竹韵,青春的足迹与非遗的脉络交相辉映。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明白,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在一双双年轻的手中不断生长的活态延续。“千载星纸,青衣传韵”非遗传承队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用青春之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多光彩,为文化传承写下属于青年的注脚。

 

图片:邓英杰 姜新晨 朱丽媛

上一篇:湖南长沙:青年志愿者多维赋能乡村教育
下一篇:四川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医共体建设工作阶段总结会议暨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