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受红色文化熏陶,循着伟人先迹,来到湖南湘潭韶山市,通过实地考察与探访,探寻当地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的优秀模式与发展现状。
(图为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成员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石前合影)
“宗”韵启蒙,英雄少年时
团队成员循着毛泽东同志的成长轨迹,首先来到了记录其家族“宗”迹的毛氏宗祠。宗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外观古朴典雅,青砖灰瓦,绿意盎然,布局严谨,透露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彰显着中国建筑的传统韵味。
这座宗祠不仅是毛氏族人祭祀祖先、传承家风的场所,更是毛泽东同志少年时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早期的革命思想,萌发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志向。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仔细观看宗祠内部陈设,认真聆听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从毛泽东同志的家谱到他少年时期用过的书桌,每一件展品都让参观者感受到“少年英雄”的风采。
(图为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于韶山毛氏祠堂摄)
“红”韵传承,革命人生路
毛氏宗祠记载了毛泽东同志的启蒙与族内关系,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则详细记录了其伟大而革命的人生之路。
(图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毛泽东与周恩来铜像)
纪念馆建立于1967年,外观设计现代化,其建立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教育并启迪后人。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物,每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图为湖南工商大学寻迹韶韵小队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学习毛泽东思想)
酷暑难耐,但景区内仍随处可见那些娓娓道来的讲解员和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相信在这些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认真工作下,韶山红旅景区定会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其优秀的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风向标,韶山文化景区将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他们提供精神的指引和力量的源泉。
(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寻迹韶韵小队)